设置字体大小:【大 中 小】 【打印】 【页面调色板 】 发布时间:2018-05-25
李运武和薛伦堂(右)在瞭望监测 张志阳摄
巡山归来的薛伦堂(前)和李运武 张志阳摄
本报记者 陈伟
河南省南阳市黄石庵林场桦树盘森林火灾检测站是黄石庵管理局辖区18个监测点海拔最高的一个,1500米,站在山脚下远远观望,只能是一个模糊的影子。据林场资源保护科负责人张晓东介绍,检测站住着两名护林员,他们分别是52岁的李运武和44岁的薛伦堂。
因上山的盘山公路升级改造,我们的车辆没走多远就被堵在了通往上山的路口,后来只好搭乘一辆修路的工具车前行。短短十多公里的山路,路面上布满大小不一的碎石和坑坑洼洼的路坑,据拉我们上山的司机师傅介绍,这都是修复山路炸落的石头,他们的人正在连夜清理。果然,一路上遇到不时紧张轰鸣作业的机器和一辆辆满载碎石呼啸而过的大货车。我们的车辆在这崎岖不平的山路上宛如风浪中颠簸的小船,一路忽高忽低、忽上忽下,更让我们心惊肉跳的是路边不时悬挂的“前方作业,小心落石”字样的警示牌,和司机不时踩刹车躲避前方的石块和路坑的刺耳刹车声,一路上早没有了看山景的心情,倒是满满的紧张与惊恐。
桦树盘森林火灾检测站位于伏牛山老界岭南侧山峰的一个最高点,国家5A级景区。境内群山叠翠,山川秀美,林海苍茫,四季景色异彩纷呈,素有“休闲胜地、度假天堂” 的美誉,是中原地区最佳避暑胜地,也正因此,这里一年四季人流如织。
正所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护林员虽不是什么官,但一旦国家决定把这20万亩林子的管辖权交给你,你就知道肩上的担子有多重了。今年52岁的李运武,2006年担任桦树盘检测点看护任务以来,十多年来很少回过家。一年365天他能在山上住320天,用另一位护林员薛伦堂的话说就是:人虽然回家了,但心里却一直挂念朝夕相处的林子,生怕自己不在跟前有个啥闪失,所以有时候轮到自己休息,还没在家待上两天,就浑身上下像丢了魂一样难受,往往不到时间就提前赶路进山了。
2011年4月10日18时,正在执勤的李运武忽然感到草湖浴林场方向空气不对,似乎有烟雾,于是当机立断第一时间向局防火办报告。局防火办接到报告后,一边要求他继续观察,一边派就近护林员确定情况。由于瞭望台在二楼,厨房在一楼,怕做饭误了观察,他顺手拿个凉馒头怀里一揣,穿上军绿大衣就上了瞭望台,全心守候在电台前。场部这边,领导正组织消防队步行前往10公里处的林火发生地,而他守候在电台前已观测了一个夜晚,用电台作为火场与外界的信息中转站。直到第二天13时许,防火办与李运武突然联系不上了,现场的防火办主任预感情况不对:历来尽职尽责的他咋可能关键时候联系不上呢?于是立刻用对讲机联系其他人员去查看情况,果然,患有高血压的他,由于连夜的劳累,晕倒在地……
虽然经此劫难,恢复过来的李运武还是打心眼里喜欢这山花烂漫、群山叠翠的春天。他说春天不仅景美,更重要的是附近进山的村民和游客渐渐多起来,憋了一冬的他们就再也不用每天“两眼一睁,除了看树还是看树”。的确,一个冬天猫在山里,常人是无法体会这份刻骨铭心的寂寞。所以一听说我们到来,俩人都特别激动,亲自炒了自己山坡上种的花生,早早迎候在大门口。见面后,俩人紧紧拉住我们的手,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见到你们是我们今天最最高兴的一件事!”
对于他们来说,一年中最难熬的就是冬季,也是防火紧要期。正所谓“高处不胜寒”,平地上都冰封千里,海拔1500米的山头更是寒风凛冽、冷彻入骨。按理说,冬天要封山的,但森林防火和别的工作不同,虽说进山的人少了,但天寒物燥,守护人员更要时刻警惕。
其实,冬季里最可怕的不是冷,而是下雪,白雪皑皑的大地一片银装素裹、冰雕玉砌,煞是好看,充满了诗情画意。但对于他们来说,雪天却如同一场灾难。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当务之急是要解决吃水的问题,尽管他们这紧邻水资源丰富的南水北调的渠首淅川,但山上是没有水的,吃水只能靠检测点下面一口储存井里提取。这在平时不算什么,也就是一溜烟的工夫。但下雪天就不同了,土坡路上一旦覆盖上冰雪就成了名副其实的溜冰场了,那下面就是万丈深渊,一旦滑倒,结果可不是溜冰跌一跤那么简单了。
这时候要吃水就得拎斧头下检测点,大山里的温度冬天差不多都在零下一二十摄氏度。这时候水早已不是水,而是变成坚固的冰块了。要吃水就得先拎上一把斧头,打碎了才能往水桶里装,回到屋再用火解冰。担水也有讲究,必须趁雪稍微小一点的时候去,碰到坡陡路滑的地方要及时拿斧头砍个脚印才能前行。物以稀为贵,既然提水这么艰难,那就只能节省着用,洗脸时毛巾热水里蘸一蘸胡乱擦把脸就行了,连喝水也要减半,就这样一担冰水也只能凑合着用一天。室内有多冷?薛伦堂指着床上两床厚厚的棉被告诉记者,足足9公斤重。大的5公斤贴身盖,小的4公斤盖上面。就这掖盖不严还冷得直哆嗦。至于用水洗衣服,更是奢侈品,想都别想!
夏天最好,吃水、寒冷这些苦都一概不存在了。睡觉只要不怕蚊子咬,夜里拎张席子往院子里一躺,特别是有月亮的晚上,那份惬意不是常人能够体会的。有时候薛伦堂跟李运武开玩笑说,咱这哪儿是执勤?这么高的空中,谁有咱俩离得近,这不就是传说中的神仙吗?说完,俩人一阵开怀大笑。但美中不足的就是打雷下雨,而且说来就来,没有暂缓的余地,有时候在梦中被暴雨当头浇醒,也有过像落汤鸡一样拎着湿被子在大雨里往屋内跑的场景……记忆最深的就是打闪打雷,薛伦堂瞪圆眼睛说,那闪一晃一晃听得清清楚楚、看得明明白白,直往院子里地面上打,爆炸声震天响,耳膜震得嗡嗡叫。至今想起这些,还让他们心有余悸。
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聊到夜里9点,俩人的话还意犹未尽……出门时,外面已漆黑一片,我们正犯难怎么下检测点,李运武和薛伦堂似乎看出了我们的心思,一把抢过我们手中的行李已在前面飞奔引路了。小心翼翼跟在后面的我们不禁感慨万分:想想这茫茫的伏牛山脉、林海深处有多少薛伦堂、李运武这样的护林员?正是他们日复一日的坚守,才使我们这山更绿、水更清、林更美。